在服装领域,AI与大数据技术为创意设计注入动能;在家纺领域,智能工厂助力生产效能持续提升;在产业用纺织品领域,高性能材料不断拓展应用边界……这8年,近600家创新实力强劲的品牌企业轮番亮相,超1000件蕴藏广阔市场潜力的创新产品接连涌现,一道道“进阶足迹”、一张张“高分答卷”为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2025年度十大类纺织创新精品建设推广工作,一场旨在推动纺织行业创新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专属行动”再次拉开了帷幕。那么,十大类纺织创新精品建设推广工作(以下简称“十大类”)究竟是什么?为何9年来能够持续吸引行业各方特别是头部企业的关注?这项工作对于纺织产业来说又有何影响?
为产业发展“定坐标”“划路径”
“‘十大类’入选产品均为产业科技创新的典型代表。”水星家纺相关负责人说道。
“‘十大类’推动提升了产品竞争力,提升了企业知名度。”三六一度相关负责人这样表示。
“‘十大类’所涉及行业整体创新水平处于积极发展且不断提升的阶段。”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生产力促进部主任、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副主任李波告诉记者。
谈及“十大类”,行业各方目光灼灼、满怀期待。
聚焦三领域十类别开展遴选培育推广。自2017年以来,“十大类”重点聚焦服装、家纺及产业用纺织品三大领域,主要围绕时尚流行产品、非遗国潮产品、数字科技产品、运动功能产品、舒适功能产品、母婴用产品、老年用产品、安全防护产品、健康卫生产品、绿色低碳产品等十大品类开展遴选、培育、推广工作。李波表示,该项工作倡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产品创新和创意设计,发挥创新产品的示范引领作用,提高创新产品的品质满意度和品牌信任度。
“‘十大类’坚持组织开展多维度的综合评审。”李波表示,该单位联合行业权威专家组建专业评审团队,从设计创新、技术创新、品质保证、生态环保特性、市场应用特性等多维度对申报产品进行综合评价。
以创新之名推动企业竞相发展。“十大类”有力吸引了波司登、安踏、探路者等纺织行业头部企业持续申报。诸多企业已将“十大类”作为产品发布和品牌宣传的首发平台,纳入了企业的年度规划工作。有不少产业链上游企业将“十大类”作为创新产品风向标,指导相关企业进行终端产品开发。
获得各地“真金白银”支持和推广。“十大类”得到了各地工信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辽宁2022年印发通知,对于入选“十大类”的产品,每件产品给予不高于10万元的培育专项资金奖励;江苏盐城2024年出台政策措施,对于入选“十大类”的企业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励……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以“十大类”为抓手,加快政策制定、加大资源投入,鼓励当地纺织企业发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
“十大类”立足行业现状精准“开题”,通过搭建对接平台等方式为产业发展“找准坐标”“谋划路径”。
助力企业创新能级实现跨越提升
“创新”,是“十大类”无可争议的主线,也是激发产业活力、引领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从申报阶段对“科技含量”“设计创新”等方面的明确要求,到评审环节对数字科技产品智能功能、绿色低碳产品减碳能力等维度的严苛考量,再到推广阶段对“创新经验”的提炼总结,“创新”一词如“经脉”般串联起整条产业链。
技术创新筑基。“十大类”发力数字、功能、防护、环保等创新技术,推动行业市场应用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数字科技产品方面,魏桥纺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企业推出的“数码像景+定位印花时尚创意运动装”应用现代数码像景纹织CAD技术,以织物组织复现照片般的景物形态,结合定位印花技术将提花与印花花型对应互补。在运动功能产品方面,三六一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企业创新性地利用超临界高倍率发泡粒子与独特工艺结合,实现了肩部的保暖与支撑。在绿色低碳产品方面,万事利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企业推出的免水洗印染技术,实现在印染生产过程中,降低44%以上的综合能耗,用水量降低99%以上。
场景创新赋能。“十大类”瞄准居家、母婴、老年、健康卫生等场景需求,推动行业加速向高附加值领域渗透,加力向新消费场景拓展。
“我们2024年推出的‘眠眠圈按摩薄垫’融合人体工学设计与智能按摩模块,能够满足消费者健康睡眠与便捷护理需求。”愉悦家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企业既通过线上渠道“绘睡旗舰店”以视频及直播的形式展示产品技术细节;又在线下品牌店铺提供产品试用与睡眠质量检测服务。
文化创新铸魂。“十大类”聚焦潮流创新、非遗创新等领域,号召各方进行多元化探索。
“设计时尚流行产品,我们深知关键在于‘快、准、灵’,面对瞬息万变的潮流风向,我们每年积极参加国内外展会,捕捉前沿色彩、纹理、廓形、材质等设计信号。”佰家丽相关负责人还告诉记者,该企业已推出的时尚流行产品由针刺工艺结合冷热压工艺和压模工艺制备的聚酯纤维板设计而成,具有吸声、保温、高抗撕裂、抗冲击强度等优势,显著减少了对传统胶粘剂的依赖,产品更环保。
行业各方逐步将“十大类”转化为具体实践,创新实力持续加强。值得关注的是,截至目前已有60家“十大类”入围企业成为纺织行业“专精特新”企业。
政策东风“吹出”发展新机
波司登连续跻身中国品牌价值千亿阵营,魏桥纺织与合作伙伴联合发布团体标准,愉悦家纺的现象级爆款产品不断涌现……一批批入选“十大类”的行业企业,已在品牌增值、市场拓展、资源集聚等维度收获实实在在的“红利”。
品牌影响力逐步提升。入选“十大类”的必要条件之一是拥有自主的终端消费品牌,该标准大大提升了申报企业对于品牌建设的重视程度。
“登峰系列、风衣羽绒服等产品入围‘十大类’后,市场反响热烈,销量显著提升。”波司登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大类”强化了波司登羽绒服专家定位和技术信用背书,也成为检验该企业创新能力的“试金石”与提升品牌价值的“倍增器”。
上下游协同发展取得新突破。“十大类”积极鼓励上游纤维、面料企业等联合下游品牌企业共同申报,从纤维源头、面料中端赋能创新产品开发。
在创新产品研发生产中,愉悦家纺通过与青岛大学等高校院所深度合作,开发了纬纱同轴张力控制、双轴整经与张力匹配、双区异紧密度织造技术及装备,突破了电极区与发热区双区异紧密度织物组织结构设计与织造技术,实现了金属电极和碳素导电纱线织物的一体化制造,提高了暖芯电路织物的结构稳定性和耐久性。
多措并举驱动消费升级。“十大类”的深入推进,通过全方位发掘、立体式培育与精准化推广创新产品及创新模式,为消费升级注入动力。
水星家纺负责人表示,该企业的创新精品通过线上电商渠道和线下零售同步宣传销售,一方面保持了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的规模化经营优势,另一方面进驻了抖音、快手等具备高潜力的电商平台,形成了从货架电商到内容电商的全方位覆盖。此外,线下渠道还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沉浸式消费体验。
顶层设计精准领航、产业实践高效落地。“十大类”的持续开展,已成为纺织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随着相关举措层层落实、精准落地、全面落到实位,我国纺织业终将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跨越,“中国纺织”这一名片必将在全球产业科技创新的舞台上,绽放愈发耀眼的光芒。